作者:libing发表时间:2021-06-18阅读次数:4132
记者:周春伦
近日,电视剧《小舍得》热播,同样是根据鲁引写小说原著改编,前两部作品《小别离》和《小欢喜》,也都获得了非常高的关注。
《小舍得》原著中有一个片段,讲述的是带孩子上周未补习班的家长们,为了节省路上来回的时间,直接将帐蓬搭在了教室门外的场地上。作者鲁引写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是我亲眼所见,小说里90%以上的素材都是真的,也许读者觉得不可思议,但生活中的荒诞,常常超过了我们的想象。
围绕教育的话题,始终热度不减:社会“内卷”、竞争白热化、家长普遍焦虑、孩子不堪重负、亲子矛盾突出。
曾经,在声讨“原生家庭的声音此起彼伏时,有人痛心感谓:无数职业领域都要求从业资格证,而做父母,这样一个关乎孩子生命成长的关键角色,却不需要资格证。
在嘉祥外国语学校的“21天双陪伴”活动第一课《家长成长的意义》上,活动发起人之一、心理教师马琳首先回家长们提出了几个问题:还记得自己为什么要生孩子吗?你希望你的孩子未来成长为一个怎么样的人?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爸爸妈妈,而在今天之前,你又是怎样做父母的呢?
家庭,本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避风所。父母与孩子,原本是最亲密的人。是什么让我们背离了初衷,走向了尖锐的对抗?
想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终究要回到问题的根源、教育的起点去看看。
“孩子的内心承载了巨大的压力和冲突,永远在满足别人,忘了自己想要什么,忘了自己喜欢什么,从来没有体验过自己的内心,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便不知道为什么活着。”
家长的爱,已成为孩子最沉重的负担
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三卷的作文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出题者试图引导孩子们去思考和回答几个关键问题:“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让每一个孩子寻找到以上问题的答案,是我们教育的重要责任。寻找答案的过程,必将贯穿整个教育阶段。但是,在川大华西医学院精神医学硕士、半岛下载入口网站 家教中心教研员郑涵予老师看来,这恰恰是当下教育最缺失的内容,是被焦虑裹侠往前的家长们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回答出这样的问题,那么,家长需要给孩子感受自己和感受生活的时间,给他选择的空间,让他对自己的关注多于对父母需要和要求的关注。”
现实却并非如此。由于学科背景和工作原因,郑涵予接触到大量家庭和孩子,她看到的是越来越多 “被压垮的孩子”——
“很多家庭只有一个或者两个孩子,却有很多个大人。孩子被很多双眼睛盯着,不同眼睛背后有不同的教育理念、不同的要求,孩子需要同时满足这么多人的期待,多难啊。如果这些持不同理念的人又势均力敌,孩子应该听谁的?孩子的内心承载了巨大的压力和冲突,永远在满足别人,忘了自己想要什么,忘了自己喜欢什么,从来没有体验过自己的内心,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便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不能为自己而活,他也可能会感到,生命并没有那么珍贵了。”
联系当下日益低龄化的抑郁症患病倾向、居高不下的青少年自杀率尤其疫情期间和复课之后,全国范围内发生的多起学生自杀事件,我们便不难理解,也不得不沉痛反思。
嘉祥外国语学校的“21天双陪伴”项目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起的。
“双陪伴”,一是指志愿者导师陪伴家长,协助家长成长为情绪稳定、思维灵活、方法多元、成熟而智慧的家长;二是指家长陪伴自己的孩子,在日常的互动中了解孩子,支持孩子,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项目最早的发起人、嘉祥外国语学校都江堰校区心理教师马琳还记得疫情期间经历过的“兵荒马乱”——
当时,学校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作为学校心理教师,她预料到隔离在家、朝夕相处的家长和孩子必然会发生强烈冲突:“如果说,平时的家庭教育矛盾被学校教育转移和冲淡了,那么,疫情期间家庭成员形成了相对较长的共处时间和相对封闭的共处空间,链接家长和孩子的除了必然面对的居家学任务,还有双方以什么样的情绪相处。而这两点会形成循环,或是良性,或是恶性。”
于是,在校长张云斌的支持下马琳陆续组建起家长学校的微信群,开设了家长空中课堂,解答家长的问题,并每天在学校公众号推送一篇有关家庭教育的文章。
但令她没想到的是,情况远比她预料的更糟糕。空中课堂进行到第18天时,她发现这种线上“以点对面”的单向输出形式已经无法解决家长与孩子之间日益增长的尖锐矛盾。甚至有家长给她留言:马老师我都被孩子气生病住院两次了。
马琳形容那段时间的自己,就像一个马不停蹄的灭火队员,不停在线上给每位抱怨和无奈的家长做心理建设、出主意想办法。
意识到问题的复杂性,本就十分重视家校共育的张云斌校长便思考着如何利用此次机会,用学校的专业教育来引领家庭教育,实现老师赋能家长,家长赋能孩子。让家长和老师都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学习和成长。于是诞生了“21天的双陪伴活动”。
每个年级10个名额,由家长自愿报名。一位志愿者老师服务三个家庭。张云斌校长也主动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与其他3位老师组成一个年级的导师团,辅导陪伴10位家长。
父母成长,才是亲子关系改变的开始
第一课,当马琳老师的带着大家去思考“你为什么要生孩子”时,有父母说,其实,生孩子,对当时的我们来说只是完成任务,怀孕过程也没有紧张、激动、期待,但是,有很强的责任心,因为要对自己后半生负责;也有人说,我们常常自认为对孩子的到来做了充分的物质和精神准备,但是当孩子真正到来的时候,我们才发现,需要做的准备超乎我们的想象。
经典韩剧《请回答1988》,德善爸爸的话曾让无数人感动落泪、时常温情地忆起,他说:爸爸啊,也不是生下来就是爸爸,爸爸也是头一次当爸爸。
没有人天生会做父母,关键在于,父母们是否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万能的,是否因为父母角色的重要性而心怀敬畏、战战兢兢。在做父母这件事情上,很多时候,不自信的“无为”,比自信的“义无反顾”,更有意义。
“我们看到,很多孩子是为家庭生病的,孩子身上的问题,通常可以从家庭中寻找到原因。家长却并不觉得自己的教育有问题,反而将原因转嫁给孩子。但是,如果老师直接去指出家长哪里有问题,从人性而言,肯定会激发家长的自我保护,去自动化地抵抗、辩解,而无法促进自我反思,做出改变。”
在嘉祥家教中心负责人王晶老师看来,“21天的双陪伴”恰恰是 “一个温柔的形式”,“我们没有居高临下地指责,相反,我们选择信任和陪伴,我们相信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希望孩子成长得更好,那么我们来一起学习、一起做得更好。这样的预设,会让家长更愿意参与其中,并且受到鼓励,保持开放的心态,为改变创造了最好的前提。”
参与的家长们,除了填写《家庭教育现状调查表》,学习每日微课,他们还需要提交“每日家长日记”:用日记的方式,记录自己与孩子互动的点点滴滴、育儿的困惑,或者学习微课之后的反思和践行感悟。
除此之外,志愿者导师们也会在每天课后给家长们留一些思考话题,比如:写出孩子的三个优点和三个缺点;把你对孩子的评价做成标签贴在自己身上,体会是什么感觉;回想当年自己读书时,和父母相处最快乐的情境是什么?模仿孩子的动作、表情,体验孩子的感受……
老师们试图以此唤醒家长对孩子的真正关注,重新认识孩子,同时觉知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影响。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是十分有效的。
一年级四班修竹妈妈在罗列孩子的优缺点时发现,“对我来说,数孩子的缺点似乎比优点更容易,一口气就能数出孩子一大堆缺点,但是优点却要想老半天。但细下心来回想,原来孩子并没有那么差,他还是有很多优点。”
这让她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是一个如此挑剔的母亲,那么,是不是自己也早已将这种挑剔、追求完美、强势的态度,放在了对孩子的要求上、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而不自知呢?
“当我认真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我似乎永远在急促地、填鸭式地给孩子灌输自己的想法,让孩子的人生静悄悄地变成我自己的人生缩影。
我很喜欢画画,所以在孩子很小时,我就想方设法让他接触绘画,常常不愿承认他不喜欢、甚至没有天赋,今年暑假,我又提出想给他报绘画班,他突然很正式地跟我说,妈妈,我发现我也没有那么喜欢画画了。‘没有那么喜欢’这几个字,似乎是对‘不喜欢’的委婉表达,孩子在胜顾我的情绪。
原来,我一直在期望他成为我期望他成为的样子,我对自己要求往不知不觉问,我们始终在给孩子灌输我们认为对的东西,而忘记了他的立性,忘记了我们应该尊重他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在修竹妈妈心里,自家的小男孩情感细腻敏感,她一直将其视为弱点,于是为孩子报了篮球班,希鸟通过运动的方式,让他更坚强勇敢。但因为运动协调能力相对较差,子学习动作很慢,“同手同脚,投力气也小,甚至挨不到篮筐”。此时,已经调整了自己的修竹妈妈,并没有因为孩子的笨拙表现而生气,也有急躁地批评,相反,她在静静的邓看中,发现了孩子性格的另一面:
“笨抽但不放弃,即使是最后一名也能坚持完成每一个动作;团院赛虽然永远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接不到球,却依然活泼可爱地满场又跑又跳,他偶尔向我偷晾过来,看看我有没有因为他不佳的表现而生气,但每一次我都微笑着对他竖起大拇指。几次以后,他好像终于放开自己,看也挥汗如雨,看他自信奔跑,知道乐于其中。我突然觉得,这就是他最真实的样子,这就是我们应该去顺应他天然的部分,今后的亲子关系中,我也会时时用它提醒自己。”
二一班睿睿的爸爸则在家长日记里反思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
“当郑老师讲到不管指出孩子问题还是表扬孩子,都要进行事实的具体化表述,不要直接给予结论,更不可将个人想法当作事实。否则,时间长了孩子就不会关注问题和事实,而是关注父母对自己的看法和想法,渐渐地就会忽视自我,迎合他人看法。一个忽视自我的人是不会幸福的,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对于上述观点,深表赞同,犹如醒酬灌顶。
在养育睿睿的过程中,经常将想法误认为事实,没有将问题与睿睿本人分离,有时受情绪影响更甚,慢慢地,就如老师所讲,我发现睿睿开始压制甚至忽视自我想法,不能坚持个人想法,不管想法是否合理与正确。对此,作为父亲,我感到深深自责,好在有幸今天听到郑老师的讲解,好在为时不晚。”
而家长们也被引导着重新审视自己对孩子的关注是否过度。当被引导“估算一下你在自己和孩子身上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时,有家长说,“如果精力是100%的话,我们花在自己身上的精力最多只有10%。”
比如,睿睿爸爸说,“平时工作繁忙,很少花精力来自我照顾、自我调节,让自我开心、幸福和生活得有意义,有时感到身心疲惫。听了却老师的讲解才知道长期这种状态会影响大脑认知,让消极偏见得到加强,对待子女教育上就更容易受到情绪影响。”
他开始关注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独自驾车到某个景点、某个寺庙、某个自己从未去过的地方追追,随心所欲地看看,放松心情,调节自我。”
另一位家长也记述了自己的转变,她则代表了大部分对孩子学业成绩焦虑的家长:
“开学以来女儿的数学周考一直不理想,每次觉得自己该考120分,结果没有一次上110分。她甚至开始怀疑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我在双陪伴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去除自己的焦虑,开始尝试鼓励她。前几天我对她说,你要对自己宽容一些,允许自己失败,爸爸妈妈都允许你失败,还让她自己对自己说了一遍。这周她的数学周考考了118分,我们问她这次考得好的原因,她说,这是她最不紧张的一次考试。”
“当家长真正理解了孩子,看见了自己,他们才愿意去做出改变,而这种改变不再是去要求孩子,而是去改变自己,创造一个不一样的环境环境变了,亲子关系、孩子的成长自然也都会发生变化。”王晶老师说。
“我们没有居高临下地指责,相反,我们选择信任和陪伴,我们相信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都希望孩子成长得更好,那么我们来一起学习、一起做得更好。这样的预设:会让家长更愿意参与其中,并且受到鼓励,保持开放的心态,为改创造了最好的前提。”
家校合力,做孩子生命力的保护者
在嘉祥,好的教育经验总是传播迅速。如今,“21天双陪伴”项目早已经走出了它的起源学校:嘉祥外国语学校都江堰校区,走向了更广大的区域、半岛下载入口网站 更多的校区。
但是,王晶老师认为,从某个角度来讲,21天双陪伴活动是没有设计的。“因为每个校区的导师们每天分享的内容都不一样,都是根据当天家长的反馈来准备课堂内容。以终为始,一步一步句前走。”
直面问题,不囿于理论,与家长形成真正的互动,是王晶老师尤为看重的。她建议各校区的志愿者导师们,“对家长不要去讲抽象的理论,而是去抓住他日记中的闪光点,给予鼓励,用少而精的点拨让家长能换位思考,激发他更多的思考。”
事实上,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在赋能家长的同时,也在“被赋能”:“导师就是一个见证者,他们也会看到一些平时在班里看不到、却实实在在发生在家里的内容,于老师而言,这也是一种成长,是双方心理的一个1+1共情模式。”
导师们有自己的交流群,遇到问题,可以相互分享经验,相互学习。除此之外,每个校区都有一位心理老师负责带领导师团,为导师们提供专业理论支持。
完整参与过整个过程的张云斌校长感触甚深,他说,“在活动之前,老师和家长经常相互传递焦虑、相互埋怨。到最后,很多孩子变成了问题和存在焦虑的核心点。活动过程中,家长的心态变了,家庭的氛围变了,孩子的状态变了,老师的工作效率变了,学校领导处理问题的能力变了。可以说,这个活动改变了我们学校的教育生态圈。”
“为生活美好、社会吉祥而努力”,这是嘉祥教育20年来不变的追求。
嘉祥董事长向克坚曾说,“家庭是孩子幸福的基石,家庭氛围、家长的思维模式、亲子互动方式,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他希望,“从嘉祥走出去的孩子,不仅要有优秀的成绩,更要有幸福的能力。”
“21天双陪伴”活动中有固定不变的一课,叫做《保护孩子的生命力》,这也是整个活动的最后一课,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如何才能拥有“幸福的能力”?个有幸福能力的孩子,一定是有生命力的孩子。如何拥有生命力?正如本文开篇所说,他需要明白,“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
换言之,一个拥有幸福能力的孩子,必然是找到了自我、成长为自我、为自己的生命意义而活的孩子。这也恰是“21天双陪伴”活动的真正意义所在。
(本文部分参考半岛下载入口网站 教科院安杰老师的《老师静静陪伴,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半岛下载入口网站 “21天双陪伴”项目侧记》,特此感谢。)
(原载《新教育家》杂志2021年5月号)
集团地址
成都市锦江区晨辉二街66号
集团邮箱
snowtapp.com(#替换为@)
邮政编码
610000
友情链接
嘉祥集团官方微信
© 2010-2024 半岛下载入口网站 版权所有蜀ICP备180258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