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嘉祥成华发表时间:2021-09-18阅读次数:1009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五项管理”督导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此细则。
一、把握作业育人功能。
坚持因材施教,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二、布置和检查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了解学生获取知识的程度、掌握技能的水平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 有利于调节、改进教学工作,及时地进行矫正和补漏, 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作业原则上应该“有留必查, 有查必改, 有改必讲, 有错必纠”。
三、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1、做到精心布置, 细心批改, 反馈及时, 方法有效。
2、教师选择作业习题,应广泛参阅各种资料,精选那些有利于教学反馈,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双基”,提升能力的习题。
3、提倡分层、分类布置作业,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加强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
四、作业布置要重视对学生预习、复习的指导和检查,形式要灵活多样。
不仅要布置读、写、算的作业,还要布置操作、实验、调查、考察、观察等实践性强的作业。各学科还要布置一定量的、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旨在培养个性特长的实践性、探究性的兴趣活动类作业。
通过多样化作业,让学生理解和巩固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兴趣。作业要注重“课内及时反馈,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内向课外延伸”。
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和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
五、作业布置要适量和适当。
1、周一到周五:
(1)学生作业以课内完成和校内完成为主。
(2)小学一二年级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利用每天放学前的托管时间安排适当巩固练习。
(3)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数学可布置适量的课后书面作业,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
2、周末各年级作业时间调控:
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各科作业均不超过10分钟。
二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各科作业均不超过10分钟。
三年级:语文、数学作业各不超过20分钟,英语作业不超过10分钟。
四年级:语文、数学作业各不超过20分钟,英语作业不超过10分钟。
五年级:语文、数学作业各不超过30分钟,英语作业不超过15分钟。
六年级:语文、数学作业各不超过30分钟,英语作业不超过15分钟。
3、各年级根据培养目标可每周或间周布置一项劳动实践作业。
4、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层布置作业,根据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
5、年级备课组统一作业量和难度,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禁止老师个人私自增加作业。
六、学生作业要统一格式或要求。
(1)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写要工整。
(2)教师对学生应提出明确的要求:独立完成作业,书写格式要统一规范,错题要及时订正。
七、充分发挥作业在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通过作业布置、完成、上交、批改、更正、讲评、交流等一系列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八、作业批改和反馈要及时。
1、作业批改的形式应坚持教师全批全改,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提倡面批面改。
2、批改作业应规范仔细。逐题批阅,有规范的批阅标记,标明批阅日期,杜绝打大勾大叉和错批漏批现象。
3、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多写鼓励性批语。教师应对学生的每次作业给予等级或分数评定。
4、除作文外,一般应在学科下一次上课前完成作业批改,发还学生并做反馈讲评。活动类作业应得到辅导老师及时检查和点评。
5、应对学生订正的作业进行二次批改。
6、建立作业批改记录本。教师在每次作业批改时,把学生最容易错的题、错误率高的题摘记到记录本上,并就其内容精心设计整理几个不同的版块的错题库。教师在教完一个系列的教学内容后,把这些平时作业中易错的题印发给学生,再次让学生练习。
7、教研组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学校不定期抽查与检查相结合,并将结果公布于众。学校每年要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各年级各类优秀作业展评。
九、不给家长布置作业。
1、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2、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营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围。
3、引导家长安排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激励孩子坚持进行感兴趣的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
4、提醒家长不额外布置其他家庭作业。
友情链接:
嘉祥集团官方微信
成都市成华区嘉祥外国语学校官方微信
© 2010-2024 ©2020 半岛下载入口网站蜀ICP备18025807号